在这些讨论中,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,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,我们对于美国,对于西方社会,已经经历了一个
新鲜的国际景观与炸裂大胆的剧情,为当时的中国老百姓填满了对于美国现代社会的想象。
当时,姜文因为《芙蓉镇》《红高粱》《春桃》等作品已经是名响全国的电影大明星。
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剧组创造出第三个「第一」——史上第一部贷款拍摄的国产剧。
这个数字在当时也算是一笔巨款了,但对于在美拍摄的郑晓龙来说,还远远不够。
为了筹集资金,当时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以自身资产为抵押,再加上冯小刚一封写给银行审批人的信,最终从银行贷款150万美元(1993年的美元汇率大约是5.76)。
而除此之外,中西之间的巨大观念冲突,漂泊海外的复杂情感,也深深冲击着观众的三观。
故事讲述了一对中国夫妻为了追寻更好的生活,也为了给女儿提供更好的未来,一同来到纽约打拼。
虽说王启明他们住的是地下室,但各种功能齐全的电器,在当时的国内也不多见。
即便对方清楚地明白郭燕已经结婚,但毫不在意,还找到王启明宣布自己要公平竞争。
而王启明也与自己打工餐厅的女老板阿春(王姬饰)产生了暧昧,并贡献了一场激情戏。
正如剧名一般,《北京人在纽约》九游娱乐文化 九游app官方入口虽是发生在美国的故事,但展现的是中国人眼中的美国。
对于在那里打拼的中国人来说,天堂与地狱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,只有一张钞票的距离。
刚到美国的王启明一身傲骨,代表艺术家身份的长发,宝贵的用来拉琴的手都不愿意遭到一点伤害。
甭管国内出身多高贵,来这里都一样,身份、尊严都不值一提,找得到工作能赚钱才是王道。
他可以用钱买豪车,在纽约的富人区买一栋大house,成为女儿口中「资本家」「奴隶主」。
其中都是为了钱来到纽约的北京人,他们在国内都是算得上有一定身份和学历的人,但到了美国都是为挣一个美元而「折了腰」。
再加上,郭燕受到了老板的偏爱,自己也因为工作能力出众而成为家里的经济支柱。
同样是在那个老乡会中,我们也能得知,许多中国夫妻来到美国都是这样的下场。
如果我们撇开王启明等四人的爱恨情仇与商业大战,而将目光转向在剧中不是那么主要的人物。
但实际上,姨妈只是把他们带到了地下室,给了他们一笔钱,并强调是「借的」,便扬长离去。
然而,这个看起来已经完全适应美国生活的姨妈,却在某个深夜对郭燕说自己在美国并不快乐。
「年轻的时候苦挣苦熬,现在老了能够回去了反倒晚了,我变不成美国人,也早就忘了中国人是什么滋味了」
老李在剧中说,自己在中国早已经没有了家,可最后这一方墓地倒满足了他一生追求的落脚之处。
从完全西化的一代移民,到正在苦苦追求身份的中国人,再到刚来美国的移民「新生儿」,他们身上始终围绕着同样一个疑惑:
在时代的剧变下,他们在追求「美国化」中经历着不同文化与观念之间的冲撞与矛盾。
就像2013年的《中国合伙人》,虽然依旧讲述了对「美国梦」的追求,但获得成功的方式不再是那么卑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