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“有意思”为魂、青春为笔、科技为墨,绘就演艺之都,用文化软实力演绎城区竞争力。
今年5月27日,广东省出台《九游娱乐关于推动广东演艺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》,明确提出支持广州、深圳打造国际演艺之都,打造广州、深圳双核驱动领跑的演艺产业布局。此举表明,广东正式以政策开路,抢滩“演艺经济”市场新风口。
龙岗区作为深圳都市圈东部文化中心,将演艺经济视为城区转型的核心引擎,并以“有意思城区”建设为纲领重构文化产业生态,筑造湾区文化新磁极,用文化软实力演绎城区竞争力。龙岗区关于“演艺经济”的这一系列率先布局与广东省提出“深圳打造国际演艺之都”政策高度同频。
尤其是去年以来,龙岗区创新性地以“有意思”为魂、青春为笔、科技为墨绘就演艺之都,并通过政策赋能、场景创新与科技融合等策略推动演艺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统计显示,仅2024年,龙岗区举办大型赛演活动高达93场,规上文体娱乐业营收增速达40%(深圳市第一)。例如,深圳大运中心承接明星演唱会62场,吸引观众超190万人次,毗邻的大运天地商业综合体2024年日均客流也超8万人次,还联动辖区酒店推出“宠粉套餐”,带动酒店入住和餐饮销售迅速提升,开创了“赛演+商业”融合的演艺经济新模式。
目前,龙岗区政策与产业的双向奔赴,文化企业已突破4万家,规上企业达673家,2024年营收2894.65亿元,同比增长14.8%,夯实了“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百强区”第三名的根基。
2025年初,龙岗区发布了 “有意思城区”三年行动方案,首次将“趣演艺”纳入城市发展战略,明确提出打造“粤港澳大湾区赛演中心”的目标。
在政策引领下,龙岗区首先升级硬件设施,投资改造深圳大运中心吊点承重与通信系统,即将建成的龙岗国际艺术中心,并联动4个街道文体综合Mall,全区构建“星罗棋布的演艺新版图”。
同时,龙岗不断丰富和强化文化产业链,例如,粤港澳超高清数创产业园建成400㎡LED虚拟影棚,应用XR技术提升制作效率300%。
龙岗区持续优化大型文体活动保障服务体系,对大型赛演活动靠前指导、高效审批,提供全过程强有力保障。2025年计划举办超100场赛演活动,其中有超50场大型演艺活动,预计吸引150万人次观演观赛。
据龙岗区委宣传部提供数据显示,2024年9月以来深圳“周杰伦演唱会”相关关键词搜索量环比上涨超9倍,举办当周“龙岗大运中心”搜索量同比上涨468%,大运场馆周边限上住宿业企业(21家)平均入住率达91.2%;举办期间(9月12-15日)大运天地日均客流量12.5万人次、较平日增长60%,日均营业额400万元、较平日增长30%。
龙岗区的演艺经济政策红利释放出了强大磁场效应。例如,在2025年文博会上,龙岗区签约11个重点项目,总投资额突破4亿元,涵盖国际演艺IP产业高地、AI应用创新等核心领域。演员黄渤携自创IP“黄逗菌”落户龙岗并担任推广大使,直言“黄逗菌+深圳龙岗=无限可能”。这一合作不仅推动IP与本地潮玩、珠宝产业联动开发文创产品,更通过“黄逗菌”动画形象活化客家文化,助力甘坑古镇打造沉浸式文旅新体验。
在龙岗演艺经济的升级中,科技是颠覆性变量。例如,粤港澳超高清数创产业园的XR技术实现珠峰雪景与赛博都市的瞬间切换,演员告别绿幕想象,制作成本降低40%,效率提升300%。该园区已集聚60余家企业,形成“技术研发—内容制作—场景应用” 全链协同的产业生态。
龙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艾海建表示:有意思的是,龙岗区在推动AI与演艺的深度融合中还催生出“人在剧中游”的新场景体验,吸引了全国各地观众来体验。
例如,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深圳洛克特视效科技有限公司团队将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的影视特效技术降维应用于VR剧场,在龙岗区坂田天安云谷打造了500平方米沉浸式剧场《源起华夏》,观众通过VR眼镜在九游娱乐神话世界中自由行走,实现“人在剧中游”的体验革命。
在龙岗,演艺场景的科技化还迅速延伸至消费领域,形成“赛演引流—商业转化—生态闭环”新模式。
2025年刀郎巡回演唱会深圳站在龙岗大运中心举办,项目联动周边34家酒店推出“演唱会专属套餐”,带动酒店入住率达85%,餐饮销售额激增25%;2024年薛之谦、周杰伦演唱会更引入2000架无人机编队,在夜空中演绎“五线谱”“浪漫气球”等天空诗画,实时投屏至舞台巨幕,引发观众集体拍摄热潮。2024年9月4日、5日大运中心无人机演出相关视频获埃隆·马斯克转发点赞。这种“演艺+科技+商业”的场景融合,破解了“演出散场、人走城空”的传统困境。
此外,龙岗区还在深圳大运中心周边升级扩建大运天地商业综合体,通过开放式街区设计和串联商业空间与自然湖景,让城市的人文关怀在“我在龙岗很想您”全过程释放温度。
在演艺营城实践中,龙岗区将青年作为核心服务对象与创新主体,突出“演艺经济”就是“人的经济”本质,推动实现城、产、人融合共生,彰显城市青春引力。
例如,2025年推出的“青龙湾·青年驿站计划”,龙岗区为青年提供了专属住宿折扣,并构建“求职驿站—青年公寓—人才住房”阶梯式保障体系,打造青年来深“第一站”。
“文化菜单”机制是龙岗区探索推出的“以人为本”文化服务新举措,采用“群众点菜,政府买单”模式,实现演艺资源“从殿堂到街巷”的毛细血管式渗透,市民群众、青年人才在享受自己遴选文化活动中激发文化创意活力和潜力。例如,在龙岗区平湖文体中心300座小剧场,脱口秀与Live show成为青年创意孵化器;禾花社区美术馆通过国家级艺术展进社区,重构“15分钟文化生活圈”;龙城CC创意街区将废弃汽修厂改造为工业风艺术空间,并在2025年文博会期间以“面向未来的数字创造力”为核心主题,举办首届“数苗创意节”,吸引了16家品牌共创展示和22场科技共创主题工作坊体验等多元内容,打造深圳东部的“艺文生活新地标”。
“以系统化解决方案让每个创意找到发光舞台!”不管是从创意设想到企业融资破局,还是从深港影视基地的协同创新到华为云“数字影伴”平台的AI协拍服务,青年人才在龙岗的“政策工具箱”和“产业生态系统”加持下都能找到用武之地。政策层面的 “1+2+3”扶持体系精准滴灌影视微短剧、文化IP、“AI+文创”三大赛道;公共服务平台方面的华为数字创意产业创新中心、东部影视城、粤港澳超高清数创产业园等正成为内容创作的“数字基建”。龙岗还全面推行“All in AI”战略,建设“AI龙岗”,为文化产业的科技支撑再加码。
光祥科技自2006年成立以来,已发展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。在这一过程中,龙岗区委区政府始终大力支持企业成长,尤其是近年来规划出“最适合企业发展”的产业用地,支持企业建设总部大楼,推动企业实现进一步高速发展。2024年,公司营收高达8.77亿元,创下历史新高。目前,光祥科技LED产品已占据全国演艺市场90%的份额,在深圳地区更是超过95%。同时,其产品还广泛应用于珠峰大本营、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峰会等重要场合,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比也在逐年提升。
龙岗区这种政策沃土与文化雨林协同进化催生出城、产、人融合共生生态,释放出独特的文化创造力。例如,梧桐计划影业的95后青年团队将龙岗实验学校校园场景搬进网剧《再见十八班》,上线四小时冲上爱奇艺飙升榜第二位。导演禹岚馨感慨:“龙岗协调校园场地支持剧组驻地30天,这种包容是青春创作的土壤。”
当龙岗大运中心的激情声浪渐息,留下的不仅是2894亿元文化产业营收,更是年轻城区向演艺之都跃迁的加速度,这种城市的“青春引力”印证了“演艺营城”战略下“流量”变“留量”的可持续范式。
龙岗区演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,是“政策筑基—科技赋能—城人共生”系统工程高效协同运行的结果,从黄渤IP的文旅活化到8100架无人机的天空剧场;从青龙湾青年驿站到AI生成式演艺,龙岗以“有意思”为魂,通过“顶流赛演+科技赋能+全域联动”模式,以青春的名义将这座曾经的工业强区,生成文化创新的热带雨林,打造湾区文化创新的新磁极,其“演艺营城”经验,值得借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