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暑期档古偶类型的电视剧,真不算少,前有《锦月如歌》后有《子夜归》,现在又来了个《与晋长安》。
这部剧的大致类型和《锦月如歌》有些相似,女主人设都是大将军,有些类似“大女主剧”。
开播前《与晋长安》的热度就不算小,上百万人预约,还有宋轶、丞磊等两位实力演员的加盟。
导演更是妥妥的“金字招牌”,找的邓科来进行执导,很多人对他很陌生,但他的剧大部分人都看过。
看过往的作品能证明这个导演确实是有实力的,但这次的《与晋长安》似乎要翻车了。
从首播开始热度就呈现出不正常的上升趋势,播前热度就超过了三千,这已经是吊打同阶段其他热门古装剧了。
开播一个小时热度直逼7000,这已经不能用正常来形容了,恐怕能够和《庆余年》一较高下了。
这种不正常的涨幅引起观众的质疑很正常,而且爱艺奇站内直接霸屏推送,很有可能热度就是这么来的。
从播出的第一集开始看起,真的让人产生了弃剧的想法,整个剪辑手法乱的要死,播了十几分钟根本就不知道剧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。
除了第一集丞磊饰演的“晋安”有一个比较出彩的“出血池”的画面,找不到其他的亮点了。
网友看完的评价是“无厘头”,过于夸大男主的勇猛,而且镜头语言过快,让人看起来眼花缭乱的。
这部剧目前的口碑并不算好,可以说是连《锦月如歌》都比不上,而且它的槽点实在是太多了。
首先《与晋长安》这部剧是根据九鹭非香的同名小说进行改编的,“他”之前的作品有《苍兰诀》和《与凤行》。
整个故事剧情可以直接概括为谈恋爱和打仗,唯一新颖的点在于男主可以跟“毒液”一样变身。
设定也是过于公式化了,动不动就是男主失忆,然后有很强的武功,身份也是对立,后面又联合在一起保护天下。
拜托,今年已经是2025年了吧,怎么还把以前的那一套搬上大荧幕啊,这设定让人一看就能随便猜出后面的剧情。
导演和编剧是找不到新的改编方式了吗?还是说根本就不会拍女频类型的电视剧。
其次是关于男女主的,首先是宋轶,她的古装扮相确实是不错的,但她的身形是不是太纤细了。
穿上军装的宋轶真是没有看出来有一丁点“威武霸气”的感觉,反倒像是个娇滴滴的小娘子,请问这真的符合常理吗?
以前的女将军难不成都是这种瘦弱的模样,肩部能抗手不能提的模样,看起来就有点假。
男主角丞磊也很难评价,拍了这么多电视剧了,那真的是每一部都有漏身材的戏份,是有什么暴露癖吗?
是不是自己觉得漏点身材就是在发福利了?拜托别搞这一套了,要看身材去看健美比赛不更好吗?
整部剧的设定算是比较奇幻的,但特效方面做得确实不尽如人意,看起来就像是一路火花带闪电的感觉,观众很容易审美疲劳。
现在这部剧热度很高,但只能说靠的是宋轶和丞磊以及其他演员自带的一些九游娱乐热度。
而且还有一部分是原著小说带来的加持,以及《生万物》留下的热度,所以也才有了预约时突破百万的热度,可实际上拍出来真的给观众喂了坨大的。
看看《生万物》,这部剧小鲜肉不算多,大部分都是一些有实力的老戏骨,瞧瞧人家演出来的样子。
跟当初《大奉打更人》一样,一些无脑粉丝对标《庆余年》,看看现在谁还在提这部剧?
再看看《庆余年》官方随便一个动作都能登上热搜,这就是演员加剧本带来的正向反应。
一部剧想要爆火,靠的不是铺天盖地的宣发,以及演员的引流,靠的还是演技和经得起推敲的剧本。
《与晋长安》其实也是变相的“大女主剧”,但能不能多突出一些宋轶的表现呢,为什么每次遇到危险都必须要男主来拯救呢?
编剧和导演真的应该好好的反思一下了,别光顾着热度,也得看看观众的需求,多琢磨琢磨剧本。
《与晋长安》并非是一点优点都没有,至少男女主的演技是在线的,变身设定也算是有一定的亮点。
缺点嘛也很明显,像是工业化生产出来的古偶剧,很难有新颖的看点,大部分都是冲着丞磊和宋轶两人谈恋爱去看的。
现在的观众审美眼光在不断的提高,对于电视剧的态度更加的苛刻,好看就是好看,不好看就是不好看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国安4-0升第2距榜首1分 送三镇8轮不胜 张玉宁进工体第800球+伤退
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
京东方与联想推出Oxide技术商用显示器,搭24-120Hz自适应刷新率
零刻推 EQi13 Pro 迷你主机:13500H / 13620H,准系统 1895 元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