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借家国情怀大肆捞金,落得这般下九游娱乐场根本不值得心疼!”——这句毫不留情的嘲讽,如今高悬在吴京的社交评论区。谁能想到,四年前还因《战狼2》56.9亿票房而被封为“国产片救世主”的硬汉,竟在2024年遭遇双重滑铁卢:新作《再见,坏蛋》上映三日票房不足30万,被迫灰溜溜撤档;与此同时,过往黑料被二次翻炒,全民玩梗、品牌观望、项目停摆,连昔日兄弟杜江都在路演现场被观众当面调侃“坦克到底有没有后视镜”。一条看似戏谑的追问背后,是一场人设神话的全面崩塌。
2017 年,《战狼2》横空出世。吴京饰演的冷锋在非洲战场高举五星红旗、用中国护照“一路绿灯”,再配合那句“犯我中华者,虽远必诛”,精准戳中了大众情绪。电影之外,吴京本人也被迅速神化:军旅家庭出身、武术冠军、拍戏不用替身、砸锅卖铁抵押别墅拍电影……种种叙事叠加,让他不再只是演员,而是成了“民族自信”的具象化符号。
市场给出狂热反馈:票房纪录、官媒点赞、手机品牌代言接踵而至。中兴签下吴京时,广告语直接打出“用中国芯,打中国仗”,销量应声暴涨。至此,“吴京”二字的价值已远超银幕,成为可兑换、可授权的超级IP。
1. 代言“翻车”:前脚刚为国产手机站台,后脚却在金鸡奖后台被拍到使用苹果手机。
2. 军装营销:非军人身份的他,在“八一”当天穿军装发微博,被批“消费军人”。
3. “吴言吴语”:早年采访里,他自述“跳过楼、被坦克轧过、吃过蚯蚓”,再配上夸张表情,被网友做成表情包疯狂转发,贴上“爹味说教”标签。
4. AI 狂欢:短视频平台兴起“动物模仿吴京”风潮——一只被绝育的橘猫配上字幕“我噶过蛋,你噶过吗?”一夜之间,严肃英雄成了全民笑料。
三、票房地震:从神线 年春节档,吴京带着转型之作《再见,坏蛋》回归。这部武汉背景的温情喜剧,原本想展示他“硬汉柔情”的另一面。然而上映首日排片占比仅 2.1%,三日票房不足 30 万,最终黯然撤档。
观众拒绝的理由出奇一致:“看到吴京就想笑,出戏。”——当一个演员的名字成为社交网络迷因,再厚重的剧情也被消解为段子。
• 博纳主旋律大片《蛟龙行动》路演时,杜江九游娱乐被追问“坦克梗”,现场气氛瞬间尴尬,“兄弟情”人设出现裂纹;
• 品牌方开始观望,原定暑期官宣的某新能源汽车代言,悄悄换成了更“安全”的运动员。
当“情怀”成为可批量复制的商业模型,演员本人就被绑上战车:任何私人言行、过往历史,甚至社交动态,都可能成为引爆舆论的雷管。
正如网友所言:“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当初捧得有多高,如今摔得就有多疼。”
硬汉也好,笑匠也罢,唯有作品才是演员的立身之本。下一次,当他再次出现在银幕上,希望人们讨论的不再是“坦克后视镜”,而是那个角色本身是否动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