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靠家世背景跨界”,道歉玩梗缺乏诚意。反观朱珠的应对被奉为“体面教科书”,从现场救场到回应“翻儿啦”,都彰显出其内在的职业素养。
作为九游娱乐 九游娱乐官方品牌方来讲,翁青雅在公众形象上是顶级白富美,这与Self-Portrait致力塑造的高端、时尚名媛风品牌形象存在契合点。加之拥有一定的粉丝基础和话题度。他们希望利用其流量效应,为活动带来更多曝光,但可能低估了专业主持的门槛。
这次事件给所有品牌方都提了一个醒:流量固然重要,但专业是基石。在选择合作对象时,需要进行更全面的评估。
值得注意的是,类似翁青雅这样的跨界翻车案例并不少见。比如,曾经浙江卫视的当家花旦朱丹,近年来的表现可谓是“接连不断的翻车现场”。
2019年,朱丹主九游娱乐 九游娱乐官方持时尚COSMO颁奖盛典上十分钟失误六次,将国模张丽娜叫成周丽娜,古力娜扎叫成迪丽热妈,周笔畅叫成丑笔畅,林允叫成林允儿,堪称“史诗级失误现场”。当朱丹意识到说错名字时,自己说了句:“sorry”至今仍是热梗。
同年,12月10日晚的“华鼎奖”颁奖典礼上,朱丹再次出错!陈立农获得“年度商业价值艺人”奖项的荣誉向朱丹走去,朱丹脱口而出就是“好,恭喜赵立农,赵立农你获得的是年度商业价值艺人,此时心情如何?”而陈立农在听到朱丹两次叫错自己名字时,虽然很尴尬但没有当面改正名字让朱丹难堪,而是很温柔的微笑着说“很开心,这个奖是对艺人的一种肯定”。
在早期的综艺节目《桃花坞》中,朱丹因一句话引发了网友们的强烈反应。当时宁静亲手为大家做了鸡肉,而朱丹竟然开口指责鸡腿应该留给“弟弟们”,而鸡翅则给“妹妹们”。这番话让不少人感到不满,网友纷纷表示,朱丹这话似乎有些“重男轻女”的嫌疑。
更关键的是,朱丹口中的“弟弟们”其实已经是接近三十岁的成年人。这样的言论和行为让网友们开始怀疑朱丹真的有着明显的性别偏好。
她在另一个综艺节目中关于孩子的言论更是让她的形象崩塌。当时朱丹曾说自己让儿子和女儿上同一个班级,理由是“方便照顾儿子”,这一句话无疑加深了人们对她“重男轻女”标签的印象。
当翁青雅的采访视频在网络上引发讨论时,近日,央视主持人大赛的舞台上,另一位经验丰富的记者也遭遇了职业生涯的尴尬时刻。
在2025年央视主持人大赛的比赛上,身为央视记者且有外采经验的李秋莹,在演播室的限时考核中出现了两次中断讲述、节奏混乱的重大失误,最终因得分未达标而被淘汰,并在现场情绪失控。
当时,李秋莹站在台上,嗓子眼像被谁塞了团棉花,第一句就磕巴,第二句干脆断线。音乐没跟上,提词器翻页慢了半拍,她下意识回头找导播,画面里只剩一张空椅子。这导致她的讲述节奏全乱,未能完成有效表达。
对此,康辉的点评一针见血:“直播没有NG,但市场有。”言下之意是,现实中的直播不允许出错,但市场和观众不会为不专业的表现买单。王宁在递纸巾安慰李秋莹时,也点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:“工龄在这儿不管用,观众只认下一秒能不能接住梗。”
事实上,李秋莹并非初出茅庐的新人。根据公开资料,她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,2012年就加入了央视,成为《远方的家》的核心成员。
采访翻车部分原因还与主持人或者记者风格及情商有关。再比如,主持人鲁豫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她曾是不少人心目中的“尬聊女王”。尽管她今年开启新节目《陈鲁豫·慢谈》,这是一次全新的对话尝试,她邀请到了一些老朋友,破壁和鲁豫一起对谈。其中,与窦文涛的对谈集播放量达340.5万,风评不错。
2024年,《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》中,鲁豫坐到评委席上,她的点评有深度,也有温度。
她会在女选手菜菜讲月经羞耻时,分享自己小时候把来月经叫“倒霉了”的经历,呼吁语言改变行动,改变大家的思维方式,会建议“公共场合应该向有需要的女性免费提供卫生巾”。
在庞博讲完听到十八岁的自己,说想要去上海时,她几乎是瞬间就理解了这种年轻时离开小城奔向未来的心境,眼含热泪。
采访姚明的时候,对方正兴致勃勃地回忆着自己一个人在上海生活时“扫地洗碗、洗衣服叠衣服”的日常时,她突然打断:“(你)洗衣服?我不信。”
周迅正在投入地回忆自己和各大导演、著名演员合作时的激动心情,问鲁豫:“你能想象我的那种开心吗?”
以至于一提起鲁豫,网友的反应通常是“真的吗?我不信”,或是“小时候你爸爸打你吗?”甚至还有人总结出了鲁豫常问问题的公式和套路,作为她能力不佳的佐证。
再回到翁青雅事件,这次采访“翻车”,应是她职业发展路上的一次深刻教训。“觉得自己闯祸了就看看翁青雅的采访”,这句调侃不应拿来为错误开脱,而应该成为一种警醒:流量或许能敲开机会之门,但只有扎实的内功才能让人站稳脚跟。主持人如此,任何行业皆然。